一、载流量计算口诀(铝/铝合金通用)
口诀适用于铝芯和铝合金绝缘电缆的载流量估算:
基本制度:
`二点五下乘以九`:≤2.5mm2截面,载流量=截面积×9(如2.5mm2→22.5A)。
`往上减一顺号走`:4mm2及以上,倍数逐级减1(4×8=32A,6×7=42A,10×6=60A,16×5=80A,25×4=100A)。
`三十五乘三点五`:35mm2载流量=35×3.5=122.5A。
`双双成组减点五`:≥50mm2时,每两组线号倍数减0.5(如50/70mm2按3倍,95/120mm2按2.5倍)。
修正系数:
`高温九折`:环境温度>25℃时,载流量×0.9。
`穿管打折`:穿管2根×0.8,3根×0.7,4根×0.6。
`铜线升级算`:铝合金载流量接近铝线,无需升级计算(铜线需升一级计算)。
二、铝合金vs铜芯载流量对比
相同截面积下,铝合金载流量约为铜芯的70%~75%。换算等效关系如下:
|铜芯截面(mm2)|等效铝合金截面(mm2)|载流量(A)|
|2.5|4|≈25A|
|4|6|≈35A|
|6|10|≈50A|
>示例:6mm2铜芯载流量48A≈10mm2铝合金载流量50A。
三、影响载流量的关键影响
1.敷设环境:
直埋土壤(25℃)>空气敷设(30℃)>穿管(散热差)。
多根并敷时,间距过小会导致热量累积,需降低载流量(如4根同布时打6折)。
2.绝缘材料:
交联聚乙烯(XLPE)耐温90℃,比PVC(70℃)允许更高载流量。
3.职业温度:
每升高1℃,载流量下降约0.5%(如40℃时,2.5mm2铝线载流量从25A降至19A)。
四、常用截面载流量参考表(环境25℃,空气敷设)
|截面(mm2)|载流量(A)|
|16|91|
|25|120|
|35|122.5|
|50|150|
|70|210|
|95|237.5|
|120|300|
>注:表中为单根敷设数据,穿管或多根需叠加修正系数。
五、选型注意事项
1.适用场景:
优势:轻量化(重量比铜缆轻30%)、耐腐蚀、成本低,适合架空线路或临时供电。
限制:高压电缆(>1kV)、振动场所或核电站等场景,优先选用铜缆(GB50217-2018规定)。
2.安全余量:
长期负载电流≤载流量×0.8(预留20%余量)。
3.压降校验:
长距离输电需计算压降:`ΔU=I×L×R`(铝合金电阻率≈28.3Ω/km·mm2),建议控制在5%以内。
拓展资料建议
铝合金电缆载流量遵循铝芯计算口诀,但需重点关注敷设方式、环境温度及多根修正。工程设计中,建议结合GB50217标准,通过专业软件或手册复核载流量(如附录C/D),尤其在高温或密集敷设场景下需从严控制。对于关键回路(如消防、数据中心),仍推荐铜缆以确保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