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寒冷的冬季,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围绕着孔子雕像晒太阳、拍照,然而在大连海事大学,这尊孔子雕像却成了考研学子们拜拜的对象,它不仅“冻得流鼻涕”,还有趣味横生的祭品!难道这就是如今的求学方式吗?
孔子雕像的“网红”效应
上周末,全国290万人参加考研,而在大连海事大学,孔子雕像在考试前被一群调皮的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。大家纷纷在其脚下摆上各种祭品,比如苹果、橘子、香蕉,还有香烟、煎饼果子……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供品,真是让人忍俊不禁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们的“拜孔”经历,甚至调侃说:“这位同学,你送的生姜是想让孔子保佑一切顺利吗?”很难想象,竟然还有人给孔子送去了一份“全家福”版的煎饼果子!这不仅让人觉得搞笑,也让人对这种独特的“祭拜”方式有了新的领会。
学校的反应与学生的坚持
面对这种现象,学校不得不采取措施。官方通知呼吁同学们拒绝迷信,尊重科学,不要在孔子像下供奉各种祭品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通知发出后,祭品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更多了!这究竟是什么心理?难道学生们真的相信这些“供品”能带来好运吗?
许多网友对此议论纷纷,表示这种行为虽然可笑,但也体现出了97后甚至00后考生们的无奈与调皮。也许是对考试压力的一种释放,也许是对理想与希望的一种寄托,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。
背后的文化与思索
其实,从更深层次来看,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辉煌的想法家,其塑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也是一种灵魂寄托。如今的学生们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与历史、文化的对话,似乎在无形中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在了一起。
当然,这种方式并不提倡,也不应成为普遍现象。然而,我们不能否认的是,这体现了青春的活力与调皮。大学生活中还会有几许这样的趣事等待我们去发现呢?
小编归纳一下:希望与祝福
在这个寒冷的冬季,或许孔子雕像真的“冻得流鼻涕”了,但同学们的心情却是热烈的。让我们共同祝福每一个考生,无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求好运,愿所有的努力都能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开花结局。希望未来的每一位学子,都能在进修的路上找到自己的路线,像孔子所倡导的那样,兼济天下!